當我們提到“腦癱”,或許會覺得這是一個被污名化的詞,或許誤解“腦癱”=智力障礙……今天,一群人正在發(fā)起一個小小的倡議,希望改用“五慢癥患者”來稱呼“腦癱患者”。他們認為,換個說法,就是改變看法的開始。
“腦癱”,全稱“腦性癱瘓”或“腦性麻痹”,是指在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(fā)育尚未成熟階段,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。據統(tǒng)計,我國腦癱發(fā)病率為1.96%,全國腦癱患者人數約為600萬,其中兒童近200萬,并以每年4萬~5萬名的數量增加。
“腦癱”這一醫(yī)學術語在日常語境中被頻繁使用,卻往往偏離了其原本的醫(yī)學定義。許多人僅憑字面意思,將其與智力障礙劃等號,認為腦癱患者智力低下、缺乏自理能力,甚至用作侮辱性詞匯,對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心理傷害。這種污名化的根源在于大眾對醫(yī)學知識的匱乏及對特殊群體的了解不足。事實上,腦癱患者的智力程度因個體差異而異,數據表明約25%的腦癱患者智力可達正常水平,他們在認知、學習和社交等方面有著與同齡人相似的能力,只是在表達和行動上面臨更多困難。
提倡用“五慢癥”替代“腦癱”,旨在改善社會認知,減少污名化,并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。
“五慢癥”源于清代醫(yī)師張璐在《張氏醫(yī)通》中對腦癱癥狀“五遲”的記載。將“遲”改為“慢”,傳遞出一種溫暖包容的態(tài)度——“他們只是慢一點,但我們可以等一等”。同時,這一更名聚焦病癥特征,更清晰地詮釋了腦癱核心表現,即立、行、齒、發(fā)、語等方面相較常人發(fā)展稍慢,讓大眾更直觀理解患者的身體特質,而不再被誤導。
在心理層面,“五慢癥”弱化了原有詞匯帶來的歧視感與羞恥感;從社會融合角度,更名有助于患者在求職、求學等場景中減少阻礙,推動用人單位與學校以公正心態(tài)看待患者能力,為他們打開機會之門。
但更名倡議只是消除誤解、促進腦癱患者融入社會的嘗試之一,絕非一勞永逸之策。一方面,雖然“五慢癥”具有諸多優(yōu)勢,但新名稱可能也會形成新的刻板印象。畢竟,腦癱患者癥狀復雜多樣,并非僅限于“慢”,還可能伴有肌張力異常、共濟失調等問題。若僅從字面理解,社會或忽視患者在康復與生活照料中的特殊需求。另一方面,消除污名化、實現社會包容需要全方位努力。教育上,應優(yōu)化特殊教育資源;醫(yī)療上,加大研發(fā)投入,提升康復覆蓋率;就業(yè)保障上,加強政策激勵與企業(yè)支持;大眾層面,應糾正偏見,拒絕污名化,共建包容社會。
從直面污名化的傷痛,到探索更名的希望,再到構建包容社會生態(tài),每一步都需要尊重、平等與關懷。更名是一個好的開始,未來更需全社會共同努力,驅散“腦癱”污名化的陰霾,為患者創(chuàng)造更加溫暖、包容的生存環(huán)境。
□重慶大學 陳威娜
(原載2025年1月5日紅網“紅辣椒評論”)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arcworkforce.com/showinfo-108-343405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