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蘭州1月13日電 (記者 南如卓瑪)經過七十余年“摸著石頭過河”式的探索,由搶救性保護進入預防性保護的敦煌石窟逐漸“轉危為安”。其長期積累的成套文物保護技術,不僅參與到全國多個重點文物保護和修復工程中,并向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免費分享和應用。
資料圖:精美的敦煌壁畫吸引參觀者。 湯彥俊 攝
“目前已開展吉爾吉斯斯坦古代城堡遺址研究保護等項目。”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蘇伯民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,七十多年來,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已達國內先進和“國際標準”。人才團隊從當初的“青黃不接”到現(xiàn)在分工越來越細,保護研究領域更加深入,保護技術亦日漸成熟。
“只要是保護項目,在我們院里一直都是‘一路綠燈,這在全國文保系統(tǒng)都不多見。”蘇伯民說,敦煌石窟的文物保護技術之所以能“向外輸出”,得益于長期國際合作使敦煌石窟得到“關鍵和重要”的保護,包括自己在內的很多同事與國際專家共同開展保護項目,言傳身教下培養(yǎng)了一大批人才。
事實上,如今的成果背后是幾代莫高窟人孜孜不倦的探索。今年58歲的“壁畫醫(yī)生”樊再軒已在洞窟里修復了38年壁畫。從最初一個身影站在破敗的崖面上清理沉沙,到享譽全球敦煌藝術展陳,一張張珍貴的圖片記錄著敦煌石窟“科技保護文物深入人心”的七十余載保護歷程。
“新中國成立后,常書鴻先生帶著人清理沉沙,搶救了一大批瀕危壁畫和彩塑。”樊再軒告訴中新社記者,進入20世紀80年代,敦煌研究院積極尋求國際合作,相繼攻克了莫高窟風沙治理、本體保護、病害壁畫洽理、石窟數(shù)字化,洞窟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、游客承載量研究、數(shù)字敦煌建設、莫高窟總體規(guī)劃等亦于近年完成。
樊再軒表示,30年前的保護技術、修復材料都比較單一,修復也是“頭疼醫(yī)頭,腳疼醫(yī)腳”。隨著國家科研技術發(fā)展,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和保護理念的變化,現(xiàn)在敦煌研究院已探索總結出一套綜合、科學、完整的保護方法。(完)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arcworkforce.com/showinfo-33-228300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
責任編輯 / 平筠